盘活闲置资产 赋能发展动力
——市财政局持续深入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盘活见效
2023年以来,淮南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关于资产盘活的部署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赋能淮南市城市品质提升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固本培元,夯实资产盘活基础
一是坚持制度引领,强化规范盘活。围绕巡视巡察指出的问题短板,加强制度建设,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意见》,同时财政局制定资产出租、处置等相关制度,建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1+N”制度体系。根据国务院《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和安徽省财政厅最新管理规定,修订出台《淮南市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暂行办法》《淮南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为资产盘活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坚持机制保障,推进有序盘活。制定《淮南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盘活工作方案》,市政府专门成立盘活工作专项推进组,组织各部门全面清查低效闲置资产,重点梳理核查可盘活的房产、土地、股权、资源及特许经营权,明确盘活范围;压实各有关部门责任,要求逐项研究提出针对性盘活意见及完成时限,倒排工期、定期调度。对盘活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市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
因地制宜,推进资产分类盘活
一是坚持调剂使用,降本增效。2023年根据安徽省财政厅统一部署,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及时接入应用全省政府公物仓,将办公设备、家具等应纳尽纳、调剂共享。联动采购预算审核部门,加大采购事项审核力度,及时发布存量资产信息,有效、快速完成调剂。2024年,我市入仓资产561件,原值1117.68万元;调剂资产576件,原值1357.15万元。其中,市司法局、市自规局等单位陆续搬迁至山南高新区办公后,原办公场所的81台闲置空调及时调剂给淮南卫校、市公安局等多家单位使用,节约财政资金40余万元。
二是坚持统筹盘活、服务重点。在开展盘活变现的基础上,着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先后盘活上窑廉政教育基地、市级老年公寓、原市质监局老办公楼等33.18万亩土地、30.07万平米闲置房产划转市属国企进行市场化运营,推动闲置资产向优质资源转化,提升使用效益;将市广电台、日报社所属7家企业股权划归传媒集团统一管理,专业化整合实现资源的深度聚集与高效利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运营效能,推动传媒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将市直29个部门111个信息化项目资产划转由数字淮南公司统一运维,集约化管理避免重复建设与分散运维带来的浪费,提升运维效率与质量,推动信息化资产高效利用。同时,为避免二次闲置,对划转后资产重点采取“用、售、租、融、营”等方式,探索委托管理、合作开发等方式,对闲置资产进行改造、再利用,如建发集团出售金屯小区、公安小区等房产实现6385万元收入,出租林巷棚户区等20余处商业门面房实现4780万元收入;交控集团集中盘活位于5个县区(园区)的625亩闲置土地用于建设综合交通驿站;产发集团江淮云引入健身俱乐部,人才公寓改造并正在对接引入全季酒店。
焕然一新,提升城市发展面貌
一是变废为宝,推进西部采煤沉陷区治理。通过土地盘活利用,将沉陷区治理为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变“荒废地”为“生机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成一期项目春申湖公园建设,规划面积1.07万亩,总投资5.35亿元。2024年7月开园以来,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实现总营收约260万元,新增稳定就业岗位100余个,有效提升采煤沉陷区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目前已逐步打造成融生态休闲、亲子娱乐、游学研学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城市公园,形成独特的“春申湖模式”,在 2025 年全省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会议上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二是唤醒沉睡,推动人防工程改造再利用。坚持以城市更新为引领,强化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将山南高新区人民公园下沉广场人防工程修缮打造成1952文化旅游街区,2023年1月开街以来,已入驻商户35家,承接政府惠民演出55场,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年营收达450余万元,迅速成为集城市休闲、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特色文化创业街区,先后获得AAA国家级旅游景区、“皖美消费新场景”奖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等荣誉称号。
三是惠及民生,发挥停车场资产整合效应。搭建智慧泊车系统,将市辖区24处停车场的3333个泊位和27条道路内的3429个公共停车泊位纳入统一管理,实施车位实时监测、导航引导,制定“分类、分区、分时”收费标准,实现无感驶入、无感驶出、快捷缴费,大大提高了公共车位周转率和利用率。2024年服务车辆达1365万余次,停车收入575.22万,公共泊位日周转率从0.7上升至5.08,“僵尸车”长期占用泊位现象显著减少,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