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财政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以下简称《条例》)和市政府关于做好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要求,现向社会公布2018年淮南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全文包括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其他应说明的事项。数据统计期限为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淮南市财政局门户网站(http://cz.huainan.gov.cn,以下简称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http://www.huainan.gov.cn/public/index.html),可查阅本报告。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淮南市财政局联系(联系单位:市财政局办公室,联系人:闫先生,地址:淮南市山南新区洛河大道与民惠街交叉口,邮编:232001,电话:0554-6667130)。
一、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淮南市财政局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部署和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方式方法,不断拓宽公开渠道,丰富政务公开内容,全力打造“阳光财政”,树立高效廉洁财政队伍形象。全年淮南市财政局通过门户网站公开各类信息1303条,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398条。按时限要求公开市本级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财政资金信息,等等。淮南市财政局加强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栏目内容建设,充分运用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新闻媒体、报刊年鉴等形式,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布财政政策和财政数据,全面推进财政预决算、财政资金使用、行政审批、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积极做好政策解读和回应工作,进一步扩大、细化了财政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增强了财政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二、切实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积极主动公开财政重要信息
制定年度财政重要信息公开任务分解表,下发各责任科室督促其主动公开信息,同时把财政重要信息公开作为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促进服务型机关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属于主动公开的重要信息,如新出台的财政政策、制度、规范性文件等,做到自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对属于社会关注的重要财政信息,如全市财政收支情况、“三公”经费管理情况、财政运行情况等按月度及时公开。
(二)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
一是及时公开财政预决算情况。2018年,预决算公开增加公开了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情况等。全市90个市直部门在同一天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及时向社会公开了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决算数据、财政拨款收支汇总表、政府采购支出金额、机关运行经费、国有资产占用情况等多项法定及社会关注的信息,获得了舆论和公众的好评。二是准确公开“三公”经费情况。积极协调市直部门做好“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在市直部门预决算中,详细反映“三公”经费预算安排及上年度执行情况,并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进一步细化为“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同时公开了公务接待相关信息。三是做好预算执行信息公开。在门户网站开设“财政预决算”专栏,按月及时发布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并就收支运行中可能引发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解释说明,回应舆论关切。
(三)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公开
一是公开年度政府采购工作要点,及时让公众知晓政府采购的工作重点,提升政府采购工作的透明度。二是落实《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具体操作制度。三是加强政府采购网运行管理,及时公开政府采购信息特别是招标、中标、更正信息。
(四)推进财政专项资金公开
按要求公开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资金清单、管理办法、使用情况等,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及时公开扶贫领域资金使用情况,规范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挥好资金使用效益,严肃财经纪律,预防和治理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
(五)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查督办,把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与业务工作一并考虑、一体部署、一同推进,作为推动财政工作的重要手段。2018年,共办理人大建议28件、政协提案17件,所有建议、提案办理及答复均按要求及时公开。
三、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财政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公开内容不够细化、公开范围有待扩大、公开渠道有待拓展等问题。2019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
密切关注社会舆论热点,及时对依申请公开情况进行总结,对群众普遍关注、多次申请公开的财政信息,依法可以公开的进行主动公开;及时向市政府门户网站业务知识库提供常见问题。根据群众的需求,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更好服务群众。
(二)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公开。
明确栏目建设、信息公开的工作要求与规范,加强网站自查,并适时与信息公开上级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及时发现栏目建设、公开内容不足之处,及时整改,同时加强局办公室与各科室及直属单位间的沟通协调,督促科室及时公开应公开信息,提高信息公开的及时性、有效性。
(三)不断加强信息公开业务培训。
通过举办讲座、主动向其他单位借鉴经验等多种方式,增强工作人员对新形势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提高工作人员对信息公开及保密工作的认识水平和政策把握能力,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专业性。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严格按照法定时限答复,增强答复内容针对性和答复形式规范性。加强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配合,研究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困惑,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依法保障公众合理的信息需求。2018年共收到依申请公开事项4件,已按要求答复。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局2018年度及历年政务信息公开均未收取任何费用,也无减免情况。
六、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截至2018年底,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