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小课堂】监管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惠及安徽更多中小微企业

发布时间:2024-10-17 16:24信息来源:安徽日报文字大小:[    ] 背景色: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关于做好续贷工作 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对2014年原银监会发布的无还本续贷政策进行优化,进一步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堵点和卡点。

据了解,2014年,原银监会发布《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 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可以申请续贷。即小微企业贷款到期无需偿还本金即可接续融资,该业务也被称为无还本续贷

此次无还本续贷政策,有哪些优化?

一是将续贷对象由原来的部分小微企业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可以续期的贷款产品包括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和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农户经营性贷款等。

二是将续贷政策阶段性扩大到中型企业,期限暂定三年,也就是对2027930日前到期的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可以参照适用小微企业的续贷政策。

三是调整风险分类标准,对依法合规、持续经营、信用良好企业的贷款办理续期,不因续贷单独下调风险分类。

四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续贷尽职免责机制,细化尽职免责的相关情形,解决基层信贷人员开展中小微企业授信的顾虑,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据悉,此次政策聚焦帮助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通知》规定,原贷款为正常类,且借款人符合相关条件的,不因续贷单独下调风险分类,可以归为正常类。这些条件包括:依法合规经营;生产经营正常,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信用状况良好,还款意愿强,没有挪用贷款资金、欠息和逃废债等不良行为;符合发放贷款标准等。

对于不符合前述条件的续期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则应当根据借款人偿债能力等因素开展风险分类,真实、准确反映金融资产质量。此举可以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企业的实际经营表现和信用状况,无需进行不必要的风险分类调整,从而提高信贷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该调整也有助于减少到期贷款不必要的过桥搭接,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支出,增强小微企业客户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任感,促进银企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而推动双方共同发展。

政策将惠及安徽更多中小微企业。为推动无还本续贷政策落地见效,近期安徽金融监管局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刻领会无还本续贷政策精神,将政策要求自上而下传导到各监管支局、各基层银行机构和干部员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将综合运用基层网点、官方网站、公众号、手机应用程序、走访对接等多种渠道,提高政策知晓度、执行度,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据了解,安徽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正抓紧修订续贷业务管理制度、配套文件、操作流程、准入和授信标准,提升融资服务水平。同时,建立续贷沟通机制,在贷款到期前至少提前1个月与企业沟通续贷事宜,实现应续尽续,稳定融资预期。各级监管部门将结合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续贷政策落实专项监测分析和定期通报机制,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