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况】淮南市财政局2025年二季度《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落实情况

发布时间:2025-07-17 08:51信息来源:市财政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序号

主要任务

牵头单位

落实情况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

财政

2025年二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

32

积极争取中央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国家级示范工程、省农田林网整市推进项目。

市财政局

1.中央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已于6月通过财政部、国家林草局组织的专家评审,纳入拟支持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名单;

2.配合市自规局开展中央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编制的政府采购程序,预计7月招标;

3.省农田林网整市推进项目省级资金500万元已落实,待市林业局出台分配方案后下达。

46

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理念,抢抓国家加力实施“两重”“两新”政策机遇,聚焦迟早要干的事、急需要干的事,谋划更多补短板、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专项债等政策资金支持。

 

市财政局

 

围绕国家专项债券优化管理及安徽省“自审自发”政策变化,聚焦城市更新改造等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坚持额度统筹、有保有压,申报全年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需求。今年新增债券总额102.9亿元,较去年增加13.2亿元。发行专项债券26.43亿元,支持项目52个,主要投向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健康、土储、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

66

抢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完善金融机构协调机制,专班推进“投贷担保补”全周期一体化金融服务,全力保障重点产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市财政局

建立健全落实国家金融政策工作协调机制,推动金融增量政策落地落实。梳理基金已投企业清单并推介给银行、融资担保和保险机构跟进对接,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投贷担保补”综合金融服务,支持赛纬电子、普碳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企业获得基金支持17.23亿元,银行以“投”跟“贷”投放资金30.48亿元。

67

实施金融与企业共同成长计划,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市财政局

会同人民银行淮南市分行实施共同成长计划,会同淮南金融监管分局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5月份,全市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0%,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68

金融机构贷款增长10%,制造业贷款、科技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分别增长10%、12%、20%、12%以上。

市财政局

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8.51%,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2.86%,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1.2%。

3月末(按季度统计),全市科技贷比年初增长10.68%,绿色贷款比年初增长12.59%。

69

强化政策性金融对创业投资的支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市财政局

推动煤化工园区新设安徽聚合瑞木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规模2亿元。

70

“一企一策”推动重点企业加快上市进程,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

市财政局

市领导带领2家重点企业赴北京证券交易所做预沟通,对接北京证券交易所在淮举办“助力皖北振兴·赋能企业上市”北交所三服务专题培训会,助推更多科技企业上市; 强化协调调度,推动中介机构和企业按节点序时推进,实现唐兴科技北交所IPO上市申请受理。

74

加强政府性基金规范管理,提高市场化基金招商能力。

市财政局

推动存量基金按已出台的《淮南市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及两个配套办法开展日常监管和绩效评价,组织相关基金参加全省政府性基金监管培训。

111

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市国资委

结合我市实际,及时印发《实施方案》,指导、督促各市属国有企业、县区国资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开展督查督办、检查抽查,层层压实责任。邀请省国资委领导讲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要政策精神和要求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推进《淮南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分解梳理出的43项重点改革任务,细化任务分工,形成改革工作台账,目前已完成39项,完成率90.70%。

组织县区(园区)国资监管部门、市属国有企业召开推进会,赴县区(园区)、市属国有企业调研督导,实地查看县区(园区)、市属国有企业实施方案出台情况及深化提升行动推进落实情况,对具体情况进行通报。

112

加强市属国企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加快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一资一策”推进闲置国有资产资源盘活利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稳健发展。

市国资委

一是印发《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及配套文件,根据文件及细则要求开展2024年度市属国企经营考核,目前考核结果已确定待向市领导报告。要求各市属国企根据新指标和企业实际制定2025年度经营业绩目标以及2025至2027年任期经营业绩目标。

二是印发《淮南市市级资产资源摸底盘活工作方案》,成立资产资源盘活工作专项推进组及日常工作专班,按照“周汇总、月调度、季总结”,持续开展国有资产资源摸底盘活攻坚。形成市级资产资源“大起底”及年度64宗可盘活任务清单,召开专项调度会议4次、研究议题10个。今年以来已累计盘活资产23宗,实现盘活收入834.32万元。

三是按照计划持续推进市属平台公司退出工作。截至目前,市属企业已退出平台5家,其余3家正在推进中。

113

强化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

市财政局

1. 加强线上数据监测,按月汇总审核上报监测平台月报、全口径债务数据。2.开展债务实地检查,配合财政部安徽监管局开展2024年度债务专项检查。3.积极用好支持政策发行置换债券妥善化解存量。

114

持续实施财政绩效提升三年行动,抓好零基预算、消费税等改革举措落实,进一步理顺市区财政体制,严格落实“三保”分级责任,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市财政局

以财政绩效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为抓手,推深做实零基预算改革。2025年预算编制中,通过压减部门非重点非刚性支出、清理优化政策、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及相关领域专项资金等,腾出资金3亿元。严格落实“三保”分级责任,精准测算需求,足额编制预算,把“三保”支出放在地方财政支出优先位置,下达县区财力性转移支付18.8亿元、累计调度县区库款33.8亿元,全市“三保”运行总体平稳。

163

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市财政局

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7660万元,下达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9951万元,助力农机装备补短板和农业机械推广应用。

176

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

市财政局

2025年从衔接资金中安排1099万元,支持民族乡村发展。

208

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支持农商行在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

市财政局

深入开展农商行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及打击逃废债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市、县区两级工作专班作用,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帮助农商行清收处置不良资产。

209

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逃废债行为。

市财政局

建立健全市、县区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专班机制,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推动非法集资陈案化解,今年共化解陈案3起。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答题赛,答题人数位于全省第2位。制定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防护网”实施计划。

252

加强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统计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

市财政局

 

一是抽调专人参加市委第九轮巡察工作二是会同市审计局等部门开展市属园区招商引资合同审查工作;三是编制和公布2024年行政执法年报,推进“财政违法违纪行为举报受理”服务事项,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乡镇财政资金专项整治工作五是配合参与市纪委监委对部分市直单位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六是与市行管局联合对20多个市直单位开展专项整治检查;七是参加市委办、政府办牵头开展的“过紧日子”专项整治督导工作八是会同市市场监督局研究涉企企业联合抽查工作;九是配合局纪检组对淮粮集团业务招待费进行检查。

255

精打细算过好“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

市财政局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三公”经费累计支出2780.7万元,同比下降6.4%。市本级“三公”经费累计支出879.1万元,同比下降3.2%。

一是严把“三公”经费支出“双控”要求红线,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数不超上年、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不超上年;二是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刚性约束作用,设置公务接待费支出上限,严格公务接待费支出管理。2025年1-5月,全市公务接待费累计支出407万元,同比下降16.3%;三是结合市场行情,合理压缩公车购置单价,在满足各单位购车需求的同时,控制公车购置支出;四是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组建3个专项整治检查组,于2025年6月23日至27日,对市直26家预算单位、二级机构及国有企业开展公务接待费、国内差旅费等专项检查。

256

扎实做好巡视巡察整改,持续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市财政局

市国资委

该项数据涉密,不予公开。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